西安晚報 20130901期
全運主火炬陜西造
田堃(中)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來自西安恒浦的高堯按下火炬點火按鈕
十二運主火炬
開幕式精彩瞬間(組圖)新華社發
全運主火炬 陜西造
大型運動會的主火炬點燃方式歷來都是外界關注的焦點,而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的主火炬則是陜西鄉黨的杰作。本報今日將為您揭開全運主火炬制造過程中的一些鮮為人知的秘密。
本報沈陽訊在遼寧全運會開幕式上,主火炬塔點火非常成功,12支絢麗的火箭點燃了主火炬,全運圣火熊熊燃燒,全場都沸騰了。這些精彩場面的背后也有咱陜西人的功勞,其中主火炬的內部核心系統就全部由陜西鄉黨制造。正因為此,也可以說是陜西造的火炬照耀了遼沈全運大地。
據了解,本屆全運會主火炬的核心部分全部由西安恒浦體育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制造,總工程師田堃今年50歲,是咱西安人,西安恒浦體育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干這一行近15年了,每次大型活動的開幕式火炬公司領導都親自到現場指揮。并且告訴記者,“終的火炬方案到8月1日才定下來,時間非常緊迫,整個團隊忙得都很晚,加班加點,火炬建造20多天里他們就在現場吃了20多天的盒飯。整個主火炬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點火系統、燃燒系統、控制系統組成,我們就是負責這些,其中總工程師田堃身上的擔子重,剩下的外部包裝則由沈陽北方交通裝飾。
點火系統可是個細活,不能有半點馬虎。開幕式文藝表演出現點問題都沒事,如果大型運動會的開幕圣火點燃出了問題,那就非常嚴重了。這次遼寧全運會,領導幾次開會要求必須確保點火萬無一失,如今點火成功,我們也為全運會的成功感到高興!
專訪
四屆全運火炬都有“陜西元素”
昨日,本報記者專訪了負責主火炬設計的西安恒浦體育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田堃,他揭開了全運會主火炬的秘密。
火炬緊扣“12”運
記者:能不能詳細介紹下十二運主火炬的具體情況?
田堃:我們先后參加過九運會,十運會,十一運會以及廣州亞運會的主火炬設計與制作,在全國有著高的知名度。主火炬外觀主要由不銹鋼做成,主火炬位于體育場內場的東南方向,火炬塔總高共12米,是第十二屆運動會的含義。
記者:十二運的點火方式是什么?真正玄機在哪,看點在哪?
田堃:十二運點火,后三個火炬手分別由遼寧籍航天英雄張曉光,深潛英雄劉開周,當代活雷鋒郭明義三人組成,這三人用火炬點燃十二個小孩手中的火炬,十二個小孩再點燃自己面前的十二個小圣火盆,后從十二個小圣火盆里發出十二支火箭匯聚飛向主火炬塔內部點燃主火炬,充分的展現了火炬的名字“匯聚”。玄機在火箭發出時,火炬再向高處頂升,而當火炬頂升到規定的高度時,必須準確點燃火炬。本屆點火突出了十二的意義,點火兒童為12人,火炬高度為12米??梢哉f,都是緊扣十二運這個主題。
設計創意有深意
記者:為何這樣設計和創意主火炬?設計者的初思路是什么?借鑒了什么?
田堃:形似飛碟的火炬盆由齒輪組撐起,象征著東北重工業的振興和科技進步。多節結構的塔體寓意著中華民族節節高、步步升,塔體上部由56個鋼筋柱體裝成,寓意著全國56個民族擰成一股繩共同撐起火炬,撐起中國夢;中部38支鋼筋柱體代表38個參賽代表隊,塔基發光的中國結,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象征。
記者:設計團隊先后創意了多長時間?
田堃:創意了4個月,前后推翻了五次各種方案,歷經了固定火炬、移動火炬、場地中央火炬、上下活動火炬等多個點子。
突破難關零失誤
記者:開幕式這種點火方式難度在哪?事先您擔心的是什么?
田堃:難在多人點火,火焰起來的時機要統一,火箭與火炬升降的配合。擔心火炬的頂升結構和輸氣機構的跟進配合。
記者:開幕式改在白天,對點火設計及效果有何影響?
田堃:白天能見度很高,火焰必須非常醒目才能保證人們的視覺效果和電視轉播的需要。為達到此目的,火炬制作團隊分別在十二個小圣火盆和主火炬的燃燒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進行研發,保證了醒目的視覺效果。
記者:演練時曾經點過主火炬嗎?點過多少次?有沒有失敗的時候?
田堃:總共點過近20次,次次都很成功。當然在點火的時機上我們也總結了很多經驗。
記者:主火炬如何保持10多天不滅?里面的燃料有多少?
田堃:主火炬的燃料是由沈陽燃氣提供的天然氣。為此,沈陽燃氣分別通過兩路不間斷的管路24小時不間斷向奧體中心主火炬供氣,并有一路液化天然氣槽車作為備用,保證燃氣的不間斷供給。同時火炬燃燒控制設計單位西安恒浦體育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運用了本公司為歷屆全運會專門設計的具有專利的燃燒噴嘴,突破難關,保證在特大暴雨和12級風力下火炬正常燃燒,并保持醒目的橘紅色火焰。要知道像開幕式點火這樣的儀式,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造價節儉不到300萬
記者:遼寧全運會節儉是宗旨,請問主火炬的相關造價和成本是不是也比原先要低?
田堃:本次火炬的造價大概只有往屆全運會火炬造價的三分之一,原來大概是700萬左右,現在節約了很多,整個成本以及所有費用下來甚至還不到300萬,而且火炬拆除后會得到生產廠家的再利用。實際上,我們公司這次搞這個項目基本是不賺錢的,之所以接手主要是想保持連貫性,因為我們從九運會開始,就負責主火炬的點火,也想一直在這個領域做出我們的貢獻。
記者:全運結束后,主火炬塔如何處理,有什么方案進行再利用?
田堃:全運結束后,主火炬塔將由北方交通拆除,拆除后的主火炬塔頂升機構和12個圣火盆都將在北方交通的產品中得到再利用。
揭秘
■核心技術全部來自陜西
■12米高的火炬塔象征十二運
■點火方案8月1日才定下來
■燃料燒的是天然氣
■可抗特大暴雨或12級大風
■拆除后還可再利用
遼沈晚報